1,食物中毒的特點
a、有明顯的季節性。多發生在5—10月份,尤其是6月份,由于氣溫和濕度等自然條件,有利于細菌生長繁殖;其次是9月份,由于氣溫由熱轉涼,放松了對食物中毒的預防。
b、發病急。食物中毒潛伏期短,一般在進食后數分鐘或數小時最遲數十小時內發作。
c、發病與飲食有關。所有中毒的病人在發病前都吃過相同的致病食物,吃者發病,不吃者不發病,并且臨床癥狀基本相似,如腹痛、腹瀉、惡心、嘔吐、發高燒等。
d、沒有傳染性。
2,食物中毒的原因
a、食品未燒熱煮透、外熟內生,未達到全部殺滅細菌的溫度,致使粘染在食品上的細菌未被殺死,食后引起中毒。
b、食品本身腐敗變質,引起中毒。
c、食品本身有毒,引起中毒。
d、操作污染。包括生、熟食品交叉污染,盛放食品的容器生熟不分,刀、砧、抹布等用具生熟不分,以及炊事人員加工食品后未洗手消毒又操作熟食等,都可對食品造成污染。
e、食品放置時間過長,使粘染在食品上的細菌大量繁殖,食后引起中毒。
f、操作人員因患某種傳染性疾病帶菌,通過食品傳播疾病或引起中毒。
3,食物中毒的預防
a、食品從業人員嚴格執行衛生制度,保證食品衛生。
b、防止食品污染。生熱分開,防止交叉污染;炊事人員要注意個人衛生,操作前應洗手、消毒;炊具應消毒;操作人員應定期體檢,有傳染病的應立即隔離或調離。
c、經營食品堅持“四不”制度,即采購員不買腐爛變質的原料,保管員不收腐爛變質的原料,加工人員不做腐爛變質的原料,炊事員不賣腐爛變質的食品。
d、控制細菌繁殖。主要從時間和溫度上采取措施:新鮮食品要及時加工;對一時用不完的易腐食品,要進行低溫保藏;已燒好的熟食菜要盡量縮短存放時間,最好現做現吃。
4,如發生食物中毒的處理辦法
a、把有中毒現象的所有人員集中到一起帶到就近的醫院進行治療,費用先由我方墊付。
b、我方在操作過程中,對加工的產品進行留樣封存,以便相關部門檢驗
C、經有關部門核實,確屬于我方責任的,所有相關費用由我方承擔。
d、在檢驗過程中,我方用最快的時間聯系保險公司進行索賠。